窨井作為城市排水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水位狀態直接反映了排水管道的運行健康度。通過實時監測窨井水位,排水管理部門可以及時了解管道運行狀況,預防城市內澇,提升應急響應能力。
在智慧水務建設浪潮中,窨井水位監測已成為智慧排水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。
窨井環境的特點與監測挑戰
窨井內的環境非常惡劣,通常包括腐蝕性氣體重、陰暗潮濕、垃圾雜物多等特點。此外,窨井內常有高水位或頂托、井內污水溢出、陰雨天雨水滲入等諸多不確定因素。所以監測設備需要極高的防護性,才能在此場景下長期穩定測量。
傳統的單一水位計與采集儀監測方案常因防護性不足、測量不穩定出現“水土不服”、故障頻發的現象,導致監測設備無法長期穩定工作。頻繁的維護工作會極大地增加人力物力成本,嚴重影響項目質量及排水管網有效的監管。如何選擇合適的水位計成為關鍵。
在具體分析之前,首先要明確窨井水位監測的特殊環境和使用需求:
環境惡劣:井內潮濕、易滋生細菌、可能存在腐蝕性氣體(如硫化氫)、溫差變化、有淤泥和雜物。
空間狹小:井口和井內空間有限,對設備的尺寸和安裝方式有要求。
數據可靠性要求高:數據用于預警和決策,必須穩定可靠。
維護便捷性:希望設備免維護或維護周期長、維護簡單。
供電與通訊:通常需要電池供電+無線傳輸(如4G/NB-IoT/LoRa)。
主流水位計詳細測評
1. 投入式靜壓水位計
這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窨井水位計。
工作原理:基于流體靜力學原理,通過測量水體底部某點的靜水壓力,換算成水位高度(P = ρgh)。
安裝方式:通常懸掛或固定在井底,傳感器感應面沒入水中。
優點:
價格低廉:初始采購成本在幾種方案中通常是最低的。
安裝簡單:只需將其固定于井底,無需復雜的支架和調校。
不受表面泡沫、漂浮物影響:由于是接觸式測量,水面的輕微泡沫、油膜或小型漂浮物不影響讀數。
無測量盲區:可以對井底水位進行測量。
缺點:
精度受環境影響大:
溫度漂移:溫度變化會顯著影響壓力傳感器的零點,導致數據長期漂移,需要定期校準。
氣壓補償:測量的是總壓力(水壓+大氣壓),必須通過導氣管或內置傳感器進行氣壓補償。導氣管一旦堵塞(如被水、灰塵堵塞),數據會嚴重失真。
易被淤泥掩埋和腐蝕:井底淤泥和雜物可能覆蓋或腐蝕傳感器膜片,導致測量失效或損壞。
維護需求高:需要定期(如半年或一年)清淤并檢查傳感器,維護工作量大、環境惡劣。
依賴介質密度:測量結果與水的密度有關,如果水中含沙量或污染物濃度變化,會引入誤差。
適用場景:
預算有限、監測精度要求不極端(±5cm以內可接受)的項目。
井底相對干凈、淤泥產生速度慢的窨井。
能夠接受定期維護的場合。
2. 雷達水位計(非接觸式)
近年來在智慧水務中普及速度非常快的技術。
工作原理:通過天線向水面發射微波脈沖,并接收從水面反射回來的回波,通過計算發射和接收的時間差來計算距離,進而得到水位高度。
安裝方式:在井蓋下方安裝支架,將水位計垂直向下對準水面。
優點:
高精度:測量精度高,通常可達±3mm至±1cm,幾乎無漂移,長期穩定性極佳。
非接觸式測量:完全不受水質影響,不怕腐蝕、淤泥、雜物、水流沖擊。
幾乎免維護:因為沒有部件與污水接觸,只需偶爾清潔天線表面(防止冷凝水或污垢附著),維護成本極低。
無溫度、氣壓補償問題:測量原理與介質物理性質無關。
缺點:
價格昂貴:初始采購成本是投入式的數倍甚至十倍。
安裝要求高:需要精確的安裝支架,確保波束垂直對準水面,并避免照射到井壁、管道口、爬梯等障礙物,否則會產生干擾回波。
存在測量盲區:天線下方一定距離內(通常30-60cm,取決于型號)無法測量。
易受井內結構干擾:狹窄的井內環境可能產生多次反射,影響測量穩定性,需要設備具備良好的信號處理算法(如虛假回波抑制)。
水面波動影響:暴雨時水面劇烈波動會散射雷達波,可能導致瞬時數據跳變。
適用場景:
對數據精度和長期穩定性要求高的關鍵監測點。
井內環境惡劣、淤泥多、腐蝕性強的窨井。
希望最大限度減少現場維護工作的項目。
預算充足的智慧城市、大型排水項目。
3. 超聲波水位計
原理與雷達類似,但使用聲波。
工作原理:通過換能器向水面發射超聲波脈沖,接收回波并根據時間差計算距離。
安裝方式:與雷達類似,在井蓋下安裝,向下對準水面。
優點:
非接觸式:同樣不受水質影響。
成本適中:價格通常介于投入式和雷達式之間。
缺點:
受溫度影響嚴重:聲波速度受空氣溫度影響很大,必須配備高精度的溫度傳感器進行補償,否則誤差很大。
受環境影響大:井內空氣中的霧氣、灰塵、揮發性氣體(密度變化)都會影響聲速和傳播,導致測量不穩定。
波動水面測量不準:水面波動會散射聲波,導致信號丟失或誤差。
盲區更大:通常盲區比雷達水位計更大。
適用場景:
在窨井這種溫度、氣體成分多變的環境中,超聲波水位計的穩定性是其最大短板,因此一般不推薦作為窨井水位監測的首選。在通風良好、環境穩定的明渠或大型水池中更為適用。
4. 浮子式水位計
工作原理:通過浮子隨水面升降,帶動內部齒輪或編碼器轉動,將位移轉換為電信號。
安裝方式:需要安裝一個豎直的測量管(靜水管),浮子在管內運動。
優點:
原理簡單,測量可靠:在機械結構正常的情況下,非常穩定。
缺點:
極易卡死:污水中的雜物、油脂極易纏繞或粘附在浮子和導桿上,導致設備卡死失效。
安裝復雜:需要安裝靜水管,在狹窄的窨井內施工困難。
維護頻繁:幾乎需要每周或每月清理,完全不適用于市政污水窨井。
適用場景:基本不適用于現代市政窨井監測。
選型建議總結
預算優先,可接受定期維護 → 選擇投入式水位計
這是最經濟的選擇,但必須做好每年1-2次的維護計劃,包括清淤、檢查和現場校準。務必選擇帶有可靠氣壓補償機制(如高質量導氣電纜或內置補償傳感器)的型號。
數據精度和穩定性優先,追求低維護 → 選擇雷達水位計
這是當前技術下的最優解,盡管初始投資高,但其“安裝后不管”的特性可以大大節省整個生命周期內的總成本(TCO)。對于核心區域、易澇點、重點項目的監測,強烈推薦。
盡量避免使用 → 超聲波水位計和浮子式水位計
超聲波在窨井的復雜氣體環境中可靠性不足。浮子式則完全不適合污水環境,已被市場淘汰。
![]() | |||
| 雷達水位計 | 雷達流量計 | 超聲波液位計 |
Copyright ? 2022-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 冀ICP備12015236號-1